
爵是中國最早青銅禮器
作者:更新時間:2016-02-02 10:06:31瀏覽次數:
爵是我國早期的飲酒器具,一般的製作材料是青銅器。現今出土的青銅爵都是文物的。青銅爵,飲酒器,也是最早出現的青銅器。《說文·鬯部》:“爵,禮器也,象爵之形,中有鬯酒。又,持之也,所以飲器象爵者,取其鳴節節足足也。”爵的一般形狀為(wei) 圓腹,前有傾(qing) 酒的流,後有可均衡流重量的尾,旁有鋬,上有二柱,下有三高足。也有的爵腹作方形,少數爵為(wei) 單柱或無柱。
二裏頭發現四件銅爵,特征是壁薄體(ti) 輕,流尾較長,束腰平底,橫截麵及底呈桃核形,三足較細且向外撇,鋬上多有長條形或三角形鏤空。有的銅爵的流與(yu) 口間有二短柱。商代早期爵作扁體(ti) 平底,窄長流,口間立二矮柱,三錐狀足支點似不穩定,底下外壁有人形的範線與(yu) 三足相連,腰較二裏頭文化的銅爵略粗,口沿保持稍加厚的作風。商代中期爵的雙柱已增高,柱頂變為(wei) 菌狀,還出現了獨柱爵,爵身逐漸增高,且由平底漸變為(wei) 圓底。
商代晚期爵的早段特征為(wei) 流較平,雙菌形柱,也有單傘(san) 柱者,平底,三足較高,帶狀鋬。晚段爵流窄長,卵形底,方腹四足的方形爵出現。這時的爵分平底和圓底兩(liang) 種:平底爵流尾較高,柱鈕呈傘(san) 形或菌形,直腹較淺,獸(shou) 頭鋬,腹部有扉棱;圓底爵長流短尾,菌形或傘(san) 形柱,獸(shou) 頭鋬,三足較高。西周早期爵,早期均為(wei) 卵形腹,流窄而長,前端高於(yu) 後端。此期後段,爵鋬由扁平變為(wei) 圓渾。平底淺腹式爵已消失。
相關(guan) 文章推薦:中國青銅器因何在青銅時代成為(wei) 世界高峰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