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銅雕藝術大師-朱炳仁
作者:更新時間:2014-09-17 13:50:41瀏覽次數:
古老的青石板路聆聽著百姓鍋碗瓢盆的日子。低矮而古樸的屋簷下,三三兩(liang) 兩(liang) 的老人坐在一起閑話家常,不遠處的院子裏,一隻鴿子在散步,兩(liang) 隻母雞在覓食,還有個(ge) 孩子在嬉戲。陳舊的曆史,厚重的人文。翰墨春秋,書(shu) 聖故裏。趙秀林銅雕館就坐落在此地。
走進大門,像走進了一個(ge) 銅雕的小小博物館。初次蒙麵,朱老正在銅雕館二樓的一張長椅上小憩。帶著帽子,蓄著胡須的趙老,頗有藝術家的範。兩(liang) 杯清茶,就此展開了筆者與(yu) 朱老的對話。
說起與(yu) 銅雕的結緣,朱炳仁老師說他的爺爺和父親(qin) 都是紹興(xing) 的銅匠,從(cong) 事於(yu) 銅火熜、銅盆等銅質日用器具和銅質文房用具的製作和繪刻,所以自小耳濡目染,便從(cong) 祖輩手裏繼承了這個(ge) 手藝。然而,如果說朱老的祖輩是單純地以雕刻這手藝吃飯,那麽(me) 朱炳仁的銅雕,就不僅(jin) 僅(jin) 是一種簡單的繼承,而且是在用銅雕賺取三餐一宿的同時,也在原汁原味的手工藝中加入了藝術的創新。
隨著社會(hui) 的發展,銅器正在漸漸遠離人們(men) 的生活,銅雕也像其他傳(chuan) 統手工藝一樣,麵臨(lin) 著失傳(chuan) 的局麵。因為(wei) 熱愛,朱老把心血都注入在了銅雕上。粗糙是手藝人最好的明證,朱老有一雙長滿了老繭破了又結了新繭的手。銅雕館裏陳列著許多朱老的作品,從(cong) 水墨江南到偉(wei) 人係列,從(cong) 曆史印記到現代印象,讓筆者大開眼界。朱老一邊帶筆者參觀,一邊向筆者介紹說,每一幅銅雕,從(cong) 選材到雕刻完工,因內(nei) 容不同,曆時長短也不一。先構思好內(nei) 容,再選好一塊銅麵,接著用記號筆在銅麵上畫出輪廓,然後雕刻完拋光,最後上一層保護層和安一個(ge) 畫框,這樣一幅銅雕就初步完成了,把它放置半年時間,每天看一看,直到確定沒有瑕疵,才算最終完成。在製作的過程中,要求有過硬的繪畫功底和書(shu) 法技藝,力度要適當,才能呈現出精美的立體(ti) 效果。
相關(guan) 推薦:現代銅雕藝術和古代銅雕藝術